查看原文
其他

建国东路大康里的帮会风云

2017-04-24 老周 老周望野眼

和现在的中小学生相比,我们这代“七零后”的学生时代太幸福了。当然也有很多作业、也要死记硬背,复习迎考更是必不可少。但当年我们的父母工作都很忙,哪有那么多闲工夫天天盯着我们。建国东路肇周路那一带,我就非常熟悉了。那里离我的母校五爱中学很近,下课我们穿过嘈杂的永年路小菜场,一溜烟就跑到了建国电影院对面的弄堂,那是属于我们最快乐的时光。我的要好同学老张就住这里——建国东路36弄。


建国东路36弄,原名大康里


过了很多年我才知道,原来这条弄堂叫“大康里”,解放前这里曾经诞生过很多有名的帮派人物,在卢湾地界,可说是赫赫有名呢。关于大康里的往事,追根溯源,还得从对面的建国电影院说起。


建国东路11号,大康里对面的建国电影院旧址,后改成超市,现在超市也不开了,就这样荒着


1933年开业的建国电影院原名荣金大戏院,顾名思义,“荣金”大戏院和1929年创办的“黄金”大戏院(后改名大众剧场,位于金陵中路1号,已于1994年拆除)一样,都是上海大亨黄金荣的产业。既上演电影,也演出戏剧。到1937年“八一三”淞沪会战爆发,大量难民从肇周路和徐家汇路等地涌入法租界,黄金荣把荣金大戏院改为难民收容所。数以万计的难民蜂拥而入,改变了建国东路(原名康悌路Rue Conty)的面貌,大康里的故事也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了。


荣金大戏院的歌舞剧老广告(图片来自网络)


涌入这一带的难民以苏北籍为主,有很多黄包车夫。在汽车尚未普及的年代,黄包车、三轮车类似于民国时代的“差头”,是重要的交通工具。黄包车夫中曾经出现过不少响当当的人物,像江苏阜宁人金九龄,初到上海时就是拉黄包车的,后来进入法租界巡捕房做到探长,和黄金荣搭上关系以后,也是上海滩的帮会大佬。建国东路一带住了很多黄包车夫,慢慢地,在大康里产生了几个“狠角色”。


旧上海的警察和黄包车夫(图片来自网络)


其中最有名、有文字记载可以查找的,有“薄刀党”杜阿毛、人力车小车霸蒋富英、崔忠德等。黄包车夫大多没有读过书,一个月如果是上日班,要上二十天,上夜班也要上十五天,天天出大力流大汗,业余时间除了睡觉,很多人染上了赌博的恶习。大康里有不少赌台,吸引很多赌客。可怜黄包车夫辛辛苦苦挣来的血汗钱,不少都输给了帮会控制的赌台。大康里的车霸多是帮会背景,倚仗“老头子”的势力作威作福。黄包车夫要租他们的车,可不是那么容易的。当时的车租都是以日计帐,租车之前,车夫先要缴纳若干石大米作为保金,租金三次不交就收车停租,保金就归了车霸。换句话说,车夫如果有个“生病落痛”,歇个三五天,要是没有人顶班,租金就要被车霸“吃灭”了。大康里有位小车霸金三瞎子,家里还有黑牢,欠他的租子会被吊打。


现在的建国东路大康里


旧时代水电等基础设施尚不完备,大康里的自来水并没有接入所有人家,水龙头是公用的。大康里的自来水龙头被开茶馆的恶霸所占,每天晚上十点以后才允许买水。白天要用水怎么办呢?估计只能铅桶、铜铫存着了。旧时代的人睡觉都很早,做了一天生活晚上十点以后还要出门买水,实在是苦透苦透。


大康里富有年代感的烟杂店


如今大康里居民家的露天水龙头,当年公用的水龙头要晚上十点以后才能开启


卢湾区曾经有一份《流氓称霸里弄》的口述资料,记述了大康里居民王兰英被流氓欺侮的事,具体而生动,原文如下:



王兰英无意中招惹的流氓杜小毛,是否就是那个“薄刀党杜阿毛”,已经无可查考了。但从这份口述材料中,解放前帮会林立的状况,由此可见一斑。文中所说的“印子钱”,现在的说法就是高利贷。因为吐了一口痰,不幸吐到了流氓的鞋子上,吃了两记耳光不说,还要借高利贷还债。而杜阿毛也好,崔忠德也好,说起来都只是帮会里的小人物,顶多属于“区级模子”,学者研究的上海帮会史,并不会出现他们的名字。但就是这样的小喽啰,也可以称霸一方、鱼肉邻里,“大康里”的名声,自然好不到哪里去。



不过上海弄堂里的青红帮到1949年以后走到了尽头,在我读中学的上世纪八十年代,大康里早就不再是当年文献里记载的那个样子。那时也是“七十二家房客”的拥挤,但如今回想起来,却显得非常温馨。大康里有流氓?怎么可能!我的同学老张家就住在那里,我们在他家的石库门院子里下棋、打牌,总是玩到夕阳西下才恋恋不舍地背着书包回家。老张是棋迷,象棋、围棋都拿手。我对下棋兴趣不大,但也像“跟屁虫”似的跟在后头,因为老张的父亲常驻香港,家里有很多新鲜玩意,让人大开眼界。很快中学毕业,同学各分东西,又是匆匆几十年的光阴过去了,老张家不是大康里的原住民,也是后来“增配”房子住进去的,很快他们也搬出了这条弄堂。只有房子,那些将近百年的老房子,曾经见证过这里发生过的一切,还默默地伫立着,容纳着需要在这里栖身的人们,一代又一代。


现在居住在大康里的小孩子在墙上画的涂鸦,当年我们也喜欢画画,但我们画的是《三国演义》和《水浒传》连环画里的人物




如今的大康里相当破败了,但老房子丰富的细节仍然值得玩味


本文首发于“上海观察”APP


最近我还写了

七十年代的尘埃和碎屑|1977年的上海

世界上两个造物的每一次相遇都是一场相互撕咬

黄瓜寿司怪谈

卢家湾喋血旧事

林忆莲的上海味道


欢迎长按或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“老周望野眼”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